爱武隆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00 人浏览分享

川江号子赋予文化穿透力 近二十万人观看印象武隆 (纪念版发布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9 1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QQ截图20120718142145.jpg


17日晚上,重庆市武隆县在仙女山隆重推出《印象武隆》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版演出。飘飞的细雨、清凉的山风,气势磅礴的舞台,穿越时空的号子,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享受着一场现代舞台艺术和大自然和谐融合的视觉盛宴。在抽奖环节,来自山西阳泉市的游客张女士意外获得赴伦敦观看奥运会的双人往返机票大奖。    天然峡谷成原生态剧场
    这是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演出,因为是《印象武隆》的第100场演出,导演王潮歌、樊跃特此赶到现场,用比观众还挑剔的眼光审视着自己精心创作的“印象系列”的第七部力作。
    《印象武隆》的震憾点在哪里?王潮歌说,早在六年以前,她和樊跃就被武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迷住,创作《印象武隆》的灵感被激发。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在于有一个好 的剧场,《印象武隆》的剧场在哪里?用哪种方式来表现武隆的旅游和文化?人文风情和自然山水如何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在武隆生活了很长时间,王潮歌和樊跃终于在仙女山桃源大峡谷找到了答案。
    三面悬崖峭壁环绕、中间是一块平地,大自然仿佛在冥冥中给《印象武隆》提供了一处天人合一的剧场。“呵哟,呵哟”,王潮歌站在峡谷中放开嗓子振臂高呼,山谷中荡起的回响让她欣喜若狂。
    王潮歌意识到,峡谷回声如果与舞台艺术结合,将会合奏出震憾人心的天籁之音,武隆旅游和文化的穿透力也将会得到完美诠释。
    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山野谷成了《印象武隆》的天然剧场,王潮歌把原因归结为天意和缘分。
    川江号子成为舞台艺术精髓
    剧场找到了,舞台演出的精髓在哪里?靠什么作为艺术的支撑点?“要过滩哟,莫闪腰喔, 嘿咗、嘿咗。;要上坡哟,要踩稳喔,嘿咗、嘿咗。”雄浑苍桑的川江号子,最终成为引领《印象武隆》的艺术主旋律。
    在王潮歌看来,千百年来爬行在川江绝壁之上的纤夫们喊出的每一句号子,都是在拉生活、拉故事、拉历史。纤夫们在险境中顽强求生又乐观豁达的意志,正是现代都市人需要的精神支撑。
    幕天席地、草木皆有情,王潮歌和樊跃,艺术顾问张艺谋组成的印象团队精心打造的第七部力作《印象武隆》,从构想到成功试演历时6年,成为重庆唯一一部展现巴蜀地区恢弘壮阔的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的大型实景演出,填补了重庆旅游文化市场的一个空白。
    武隆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两者如何有机结合?《印象武隆》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近20万人观众看《印象武隆》
    王潮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武隆的旅游不只是武隆县的旅游,更是重庆的旅游、中国的旅游。同样,《印象武隆》演绎的文化艺术,既有武隆的,也有重庆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川江号子折射出的“精、气、神”正是时代之需的财富,也是现代人所需的精神共鸣和满足。
    文学艺术可以穿越上千年而魅力不减,舞台作品的穿透力才是引发观众产生敬意的源泉。
    据了解,《印象武隆》自今年4月23日正式全球公演以来,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近20万名游客观看。




该贴已经同步到 China包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15

粉丝

4165

主题
  • 联系我们
  • 邮箱:523235989@qq.com(请把#改成@)
  • 电话:023-77772121
  • QQ客服 523235989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5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爱武隆 ( 渝ICP备17016571号 )

联系地址:重庆市武隆区鸿泰新居爱武隆办公室,重庆韵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2318举报平台

电子营业执照

GMT+8, 2025-8-4 14:43 , Processed in 0.146290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