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高敏感者就像是一群被遗落的精灵,他们敏感而脆弱,也常常被误解。
当同事把团建火锅局当成职场批斗会;
当朋友用 “你太敏感想太多” 误解你的情绪波动,你以为是天生的玻璃心在作祟。
直到翻开《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这本书的第五章才发现:
那些让你如履薄冰的社交刺客,早就在原生家庭的土壤里埋下了伏笔。
作者伊米·洛在书中揭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成年以后还很单纯,你并不是被保护的太好了,你可能从来没被保护过!
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你从小就受到各种隐形的霸凌和打压,对外界的认知已经失调。
1
父母没有培养你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书中写道:
“你的父母只是负责把你带到这个世界,这个让你停留,学习个性化,学习宽容、学习宽恕和更广阔的同情的地方。”
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在这方面的需求;还有的父母自身社交能力不足,难以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导。
这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键的社交教育,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常常感到迷茫与无措。
著名演员周迅,她曾在访谈中提到自己小时候性格很内向。
父母在当地的电影院工作,工作的忙碌让他们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周迅,更无暇引导她如何与人交往。
初入演艺圈时面对媒体采访和社交场合,她常常紧张得不知所措。
有一句话说:“原生家庭没有教会孩子的,只能用一生来补课。”
她正是后来在不断的成长和学习中,努力弥补着这份缺失,才逐渐变得游刃有余。
2
家庭环境是我们社交能力的启蒙之地
书中有一段话像CT扫描仪,照出无数高敏感者社交恐惧的病灶。
“如果你童年的环境是不稳定、不安全的,这意味着你可能失去了培养对这个世界的信任的机会。怀疑和恐惧成为你默认的情绪。
你始终保持对周遭环境的警惕和警觉,永远不会停止扫描四处的威胁。”
有些家庭总是被冲突和压抑笼罩,父母之间频繁争吵、打骂、冷暴力,这些负面行为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认知。
那些摔碎的碗碟、互相殴打、深夜的冷暴力、随时可能爆发的情绪地雷,把“人际关系=危险”的公式烙进孩子的潜意识。
电影《何以为家》的主人公赞恩,他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且充满暴力的家庭。
父母不仅对孩子缺乏关爱,还经常争吵、打骂。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赞恩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恐惧和不信任。
他在外面的世界里,也难以和同龄人建立正常的友谊,总是充满防备。
家庭环境的恶劣,让他觉得外界充满危险,所以只能把自己包裹起来,看似单纯懵懂,实则是自我保护的无奈之举。
书中用"情绪代际传递"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父母在童年时也是情绪匮乏的受害者。
没有人对他们生命的绽放给予无条件的、积极的关心,所以他们也无法给予别人这些。
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这只是他们过去在家庭中所受的创伤没能得到及时处理,以至于这样的模式代代相传了下来。”
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只能尝试去理解他们,与过去和解。
3
在行为上变得懂事成熟,心智却未能同步发展
许多高敏感者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而过早地变得懂事成熟。
他们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学会了服从他人的意志。
然而,他们的内心却依然保持着童年的纯真和脆弱。
鲁豫,她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
父母关系淡漠,家庭氛围压抑,让她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变得格外懂事。
在工作中,她是专业且干练的主持人,但在生活里,面对亲密关系,她却总是处理不好。
当与伴侣产生矛盾时,她不知道如何沟通解决,更多时候选择自己默默承受。
她看似成熟独立,可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被爱、被理解,心智在某些方面还停留在渴望被关注的小女孩阶段。
成年后的单纯,或许不是被保护得太好,而是成长路上缺失了应有的呵护陪伴。
正如伊米·洛所说:
“我的父母没有以我需要的方式来爱我。”
因此,从精神层面上来讲,你实际上是自己把自己拉扯大的。
4
写在最后
高敏感者并不是弱者,他们的敏感是一种天赋。
《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书中写道:
“拥有强烈的情绪可能是一种‘幸运的诅咒’。
正是因为你的高敏感,你也会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包括所有的虚伪和谎言。”
这本书就像一面照妖镜,既照见原生家庭的伤痕,也折射出高敏感者独一无二的光芒。
那些在社交中笨拙的瞬间,此刻也在阳光里显影出另一种真相——你的敏感不是缺陷,是穿越风雨长出的第六感。
愿每个高敏感者都能从《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这本书中找到共鸣与治愈的力量,对自己说:
我并非从未被保护,只是早早学会了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