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游贵州省强降雨影响,乌江水位持续上涨,17日5时上涨至196.33米,超保证水位3.33米,属多年一遇。7月16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据市防办介绍,前天傍晚,武隆警方出动警力300余人,警车20余辆,第一时间赶至武隆滨江路油房沟路段,及时转移危险地带居民1000余人,车辆300余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彭水、武隆2县共转移人员10045人,远低于最初计划(按20年一遇洪水划定转移范围)转移的5万人,没有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没有发生因洪水导致的人员伤亡。 “235米”,这是水位线 对于彭水县城来说,就是淹与不淹的界线。 彭水县城保证水位为235米,一旦超过这个水位,江水将漫过滨江大堤,进入县城的滨江路,沿江商户将被淹。 7月16日,来自水文部门的消息,乌江洪峰将于当晚经过彭水,水位将超过235米。 如何让彭水县城不被淹?从前日到昨天凌晨,彭水上演了一出坚守“235”的“大片”。 紧急会商 7月16日,这一整天,居民照常生活。但对彭水防汛部门来说,却异常紧张。 当天上午,彭水防汛部门得到来自水文部门的消息说,乌江将在16日迎来一场洪峰,当晚抵达彭水县城所在地,洪峰最高水位预报说,将超过235米。 235米!这是彭水县城的“警戒线”,一旦超过这个水位,彭水县城将进水。 当天中午12点过,彭水县就已向沿江低洼地带的居民、单位发出了撤离通知。但如何保卫县城,成了摆在彭水防汛部门的一道难题。 获此消息,市水利局派出了工作组赶赴彭水处理此事。重庆晨报记者也随同一起抵达。 当天晚上10点,在彭水乌江边上的滨江路的一座办公楼内,市防办与彭水当地工作人员等正在对应对乌江洪峰过境进行紧急会商。市抗洪抢险救援队、武警水电八支队等抢险队伍已在重庆待命,随时准备赶赴彭水。 会议间歇,市防办主任卢峰告诉重庆晨报记者,经市政府批准,在半小时前,也是16日晚9点半,已启动防汛Ⅱ应急响应。 “听说水要淹上来。”滨江路上,一家餐馆的老板和员工正忙着将餐椅、空调等物品堆放到餐桌上,“差不多就这样,应该淹不到什么。” “彭水已经转移了238人,启用了4个紧急避难场所,准备了350顶帐篷,够1000多人临时居住。”卢峰说。 “238”方案 如何守住“235”? “从16日下午开始,我们就调度彭水电站、银盘电站、江口水电站等,加大下泄洪水流量,采取先泄后拦的方式,实现洪水的削峰错峰。”卢峰说。 这几个电站,位于彭水县城的上游。 但卢峰仍有些担心,乌江上游的贵州境内还在降雨,预计洪峰将在17日凌晨2点左右通过彭水,每秒流量18000立方米,这将是1998年以来最大的洪峰。 彭水还有预备的“238”方案:即水位达238米就转移居民,这意味沿江数以千计的居民将要在短时间内转移。这时已是晚上10点半,时间紧迫。 去滨江路大堤巡看的人陆续返回会场,带回的消息是:“江水离滨江路还有15步石梯。” “和长江防总协调,贵州沙沱水电站下泄流量保持在每秒14000立方米。”卢峰赶紧让专家们计算下,如果上游按照每秒14000立方米泄洪,彭水是否能安全度过洪峰。 “沙沱水电站已经答应下泄流量保持在每秒14000立方米。”卢峰松了口气,会场内的气氛轻松了许多,“估计上游以这个泄洪量彭水应该能安全度过洪峰。” 为保证安全,晚上10点40分,彭水电站以最大泄洪量每秒15000立方米泄洪,以达洪峰的削峰错峰。 11点,专家得出计算结果,沙沱水电站下泄流量保持在每秒14000立方米,彭水能安全度过洪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家们再次进行了计算。5分钟后,专家复算仍得出相同结果。 随后,彭水县解除“238”方案。 守住“235” 正当大家松口气时,沙沱水电站传来消息:“顶不住了,洪水下泄流量增加到每秒15000立方米。” 会场内安静了许多。“赶快让专家计算一下。”卢峰说。 卢峰解释说,长江流域能准确计算出洪峰水位,以及达到时间,而乌江不能。在彭水上游贵州境内的乌江有7个水电站,他们的泄洪量加上各支流的水量决定了洪峰水位,以及达到时间,这个无法控制。 几分钟后,计算结果出来了:225.5米。 “他们保证下泄流量保持在每秒14000立方米,不会再变了。”得到上游水库的保证,卢峰和他的同事们心里有点底了。 “问题不大,我们彭水电站提前加大了洪水下泄量。”卢峰没有开始那样担心,“洪峰要提前一小时通过彭水”。 昨日凌晨1点过,洪峰通过彭水县城,江水离滨江路路面还有两三步石梯,并没有漫上滨江路。 这时,会议室大家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卢峰说,此次洪水之大,在乌江历史上较为罕见,但这次抢险,首次采用多个水库联合调度,为以后防汛提供了范例。 到昨日下午4点,乌江水位仍保持在高位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6小时。 而目前,乌江上游地区还在持续降雨。 “险情还没过。”卢峰说。 另一边,武隆的水位也已逼近了警戒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