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奇山水铸风骨 新韵重庆破浪行
在长江与嘉陵江激情相拥之处,山水相依,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为重庆这座城描绘出灵动的轮廓;大巴山与武陵山南北守望,用层峦叠嶂的雄浑,撑起这片土地的精神脊梁。那些奔涌不息的江河,是一部大写的生命史诗,是文明律动的血脉,如血脉般滋养着这座城。
山水铸形魂,风骨自不凡。
山水塑形,人文铸魂,这座城用“立体折叠”的方式,这别具一格的布局,造就了重庆魔幻般的8D地貌:高楼不是拔地而起,而是依山而立;交通不是横平竖直,而是层叠穿插,诠释着“狭缝中求生存、夹缝中见奇观”的性格基因,也成就了重庆刚柔并济,新旧共生的山水风骨与人文脊梁。
抗战时期“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不屈精神,改革年代“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智能制造“勇闯无人区”的锐气,都沉淀为城市基因里的"雄奇密码",成为这座城市前行的动力源泉。

新韵展风华,时代谱新篇
“新韵重庆”,一个“新”字,如春风化雨,彰显着重庆在时代浪潮中的创新决心。
当无人机灯光秀点亮夜空,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名号响彻全球,重庆正以青春的姿态拥抱未来。这座城市不仅保留着“摩托之都”“笔电之都”的产业底色,更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尽显改革奋进的豪情。
而在文旅方面,“新韵” 更是带来理念变革。“韵”,是城市的底色,它不矫揉造作,以 “山水自洽”之姿赢得世界关注。好的文旅,是将地理、历史、科技、文化完美融合,让山水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让山水不再仅仅是“单向输出的景观”,而是“双向奔赴的共鸣”
武隆天生三桥,能与亿万年地质运动的磅礴力量共鸣;在夏日的仙女山草原,能与清凉自然的风共舞;在芙蓉江泛舟,能与“舟行碧波上”的诗意共鸣——山水已变成能承载故事、安放情绪、激活体验的“共鸣场”。

生态筑底色,创新促发展。
雄奇山水的背后是对生态底线的坚守。重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10年保持Ⅱ类,森林覆盖率达55%,这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在武隆,喀斯特地貌的保护与科技融合,让这片世界自然遗产焕发新生。重庆文旅正实现华丽转身,从“单一风景”到“全域生态”、从“卖门票”升级为“推体验”。“全景重庆”巧妙地将景点、文化与体验融为一体;“三栖经济”实现“水陆空”协调发展,把山水打造成“立体空间”,让游客深度参与感受。
李子坝轻轨“穿楼”、长江索道变身“文化体验馆”、大足石刻数字修复,这些创新举措,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游客“看得见山,听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科技,成为重庆文旅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智慧景区、低空旅游、数字导览等,如一封封 “智能请柬”,邀请游客共赴山水之约。使重庆数字经济占GDP的45%,文旅数字化率超60%,重庆正用数据书写山水的未来篇章。
世界看重庆,“网红”到“长红。
2024年,重庆海外网络传播力排名全国第四;2025年4月2日,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来到重庆开展直播,全球869万人次围观;在全球互联网引发了“中国热”;
2025年6月17日,1178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的灯光秀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重庆再次惊艳世界;2025年重庆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排名全国第三的背后,是"网红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重庆“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定位,又让其成为国际资本的引力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幽远时空,化境武隆”是重庆文旅发展中的绝佳样本,它三十年来的“三次创业”,藏着中国文旅的进阶密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从“夏季避暑”到“四季皆可游”的全域全时全季全业态的三栖立体发展体系,最终实现“生态价值变现”,让传统山水旅游焕发出崭新魅力。
《印象·武隆》实景演出用声光电重塑千年纤夫文化,让夜晚的峡谷成为露天IMAX影院,实现时间维度的延展;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荆竹村村民变身“文旅创客”,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重庆文旅正在实现空间、时间与产业形态的三重突破。

山水有相逢,新韵永流传。
重庆文旅正用数字技术重构山水叙事,让千年文化与现代文明共鸣;以全域旅游激活城乡血脉,让巴山渝水成为诗意栖居地;借开放东风书写国际表达,让长江文明对话世界文明。这座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迈向未来。
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是重庆各区县文旅发展同生共荣,同频共振,各美其美,相互成就的结果,撑起了江山多娇的的壮阔画卷。
在这里,雄奇故事刚刚起笔,新韵乐章正激昂奏响,重庆文旅未来必将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