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近日,白马镇以村(社区)为单元开展驾驶员安全培训“全域覆盖”行动,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为乡村振兴织密“安全网”。
全域覆盖,不留盲区
针对农村地区驾驶员分散、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白马镇打破传统集中培训模式,采取“分片包干、送教上门”方式,将培训阵地下沉至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田间地头。镇道安办联合公巡大队、村(社区)“两委”组建2支宣讲小分队,通过到场人员和村级摸排“双线核查”,建立二、三、四轮车辆驾驶员台账,确保“一人不落”参与培训。活动开展以来,累计举办专题培训6场,覆盖驾驶员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警示案例资料1000余份。
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培训内容紧扣农村交通实际,以农用车违规载人、酒驾醉驾、超速超载等常见隐患为重点,通过“案例警示+互动问答”形式增强代入感。在三溪村培训现场,宣讲员用方言播放交通事故视频,村民彭大哥感慨:“以前总觉得事故离我们远,看了这些身边案例,才知道一个疏忽就可能毁了一个家。”同时,各村(社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制管理”,将参与培训、签订安全承诺书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指标,激发群众主动性。培训结束后,不少驾驶员现场签订《驾驶员交通安全承诺书》,承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计签订100份。
与群同心,共筑平安
“培训不是走过场,安全要落到车轮上。”白马镇镇长汤勇要求,此次活动以“干部下沉、群众参与”为主线,镇村干部带头签订责任书,各村成立交通安全志愿队,定期开展路口劝导、隐患巡查。随着安全培训的深入推进,“文明驾驶、平安出行”理念在白马镇蔚然成风。不少村(社区)自发组建“交通安全志愿队”,在节假日、赶集日协助疏导交通;村规民约中新增交通安全条款,将安全驾驶与“文明家庭”评选挂钩,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
白马镇以“小村社”托起“大安全”的实践,从“被动管理”到“主动预防”,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共治”不仅为农村交通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更彰显了基层党委政府守护群众生命线的责任担当。更以“小培训”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大能量”,为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平安动力。
图文/周琼
编辑/李东旭
审核/陈雅婷
值班领导/陈学益